|
【中部】安徽萧县拟建150条生产线 打造中部建陶基地 |
【zhongbu】2010-7-28发表: 安徽萧县拟建150条生产线 打造中部建陶基地 “最近我们都很忙,所有的人都像一个上满发条的时钟,从早到晚都有开不完的会和干不完的工作。”已经是晚上11点,安徽省萧县招商局的副局长宋广会刚从副县长朱新奇的办公室开完会回来。由于连日来的高强 安徽萧县拟建150条生产线 打造中部建陶基地“最近我们都很忙,所有的人都像一个上满发条的时钟,从早到晚都有开不完的会和干不完的工作。”已经是晚上11点,安徽省萧县招商局的副局长宋广会刚从副县长朱新奇的办公室开完会回来。 由于连日来的高强度工作和睡眠不足,他的眼睛布满了血丝,双腿也有些肿胀。事实上,从萧县县委、县政府的一把手到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这样的日子已经过了一年多。 萧县,这个以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水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传统的农业见长的北方县城,从2008年提出大力发展建筑陶瓷产业实现工业强县的设想,到2009年将建筑陶瓷产业列为重点支柱产业,再到如今的大规模建设发展,所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等都是空前的。发展建筑陶瓷产业,已经成了萧县工业强县、工业发展的新亮点。 并且,在发展陶瓷产业的道路上,萧县迈出的步伐越来越大。 萧县优势 悠久的制瓷历史,丰富的原材料资源、煤炭资源、电力资源、天然气资源等得天独厚的条件,让萧县在发展建筑陶瓷产业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和信心满怀。位于安徽省最北部的萧县,近年来逐步形成了煤炭开采、农副产品加工、建材、造纸、酿酒、化工、纺织、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尤其是在化工方面,更是长时间占据着萧县县域经济的主导地位。 2005年11月25日,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命名萧县为“中国防腐蚀业第一县”,萧县被正式确定了中国第二个防腐蚀区域品牌的地位,并在2009年4月承办了第四届中国国际腐蚀控制大会。 防腐蚀业为萧县赚足了全国观众的眼球,长时间内成了萧县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不过时隔5年之后,在萧县将发展建筑陶瓷产业作为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后,改变了萧县长期将防腐蚀业作为主导产业的这一格局。 “我们正在举全县之力来发展建筑陶瓷产业。”宋广会说,在这个目标旗帜的指引下,忙,似乎都很有道理了。作为招商部门,他们白天要时刻关注外派的招商人员反馈回来的信息,还要随时陪同全国各地来到萧县的陶瓷企业老板到园区、矿区考察,晚上还要向县委、县政府的领导汇报工作,一天到晚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很久都没睡上一个囫囵觉了。 宋广会说,在发展陶瓷产业的道路上,萧县正在大步伐地朝前迈进,并且信心满怀、坚定不移。萧县的信心来源于自身得天独厚的条件。萧县的制瓷历史始于唐兴于宋。其境内的白土寨窑址,位于离县城10余公里处的白土镇白土行政村内,该镇因盛产白瓷土而著称。据考证,白土寨窑始烧于唐,极盛于北宋,衰于元代。《中国陶瓷史》有记载:“据出土有皇统元年的白瓷瓶证明,该窑被金兵占领以后,生产立即恢复。毁于何时,尚待考。”白土寨窑产品多系民用生活器皿,当时产品曾畅销苏、鲁、豫、皖诸省。1981年9月8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白土寨窑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土镇副镇长欧林介绍说,近年来,在白土行政村内已经发现的唐、宋瓷窑遗址达20多处,出土了大量残瓷片和窑砖、垫饼、支钉等制瓷工具。“有的古窑瓷片堆积层达4、5米,薄的也在1 米以上,总面积有数万平方米。”欧林说。 在这个2000多户的村庄里,道旁路口随处可见散落于地的唐宋时期的窑具和瓷片。不少村民就地取材,用窑具垒墙,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这延续了1000多年的制瓷历史,为萧县在新时期发展陶瓷产业提供了有利的历史条件。同时,丰富的原材料资源、煤炭资源、电力资源、天然气资源等,都是萧县坚定不移地发展建筑陶瓷产业的重要“筹码”。 记者7月13日—16日在萧县的实地调查采访发现,萧县的高岭土、瓷石资源储量非常大,而且大部分为露天矿山,采掘十分方便。来自萧县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萧县原材料资源最丰富的是瓷石,初步探明的储量在40亿吨以上,可以满足200条建筑陶瓷生产线连续生产100年以上。目前已经开采的矿山主要集中在萧县龙城镇的帽山一带,供应能力很大。 据宋广会介绍,根据以往的报告资料及近期专门在一些矿山现场的取样检测分析,萧县的瓷石熔融温度和化学成份都可以满足生产要求。当地的硬质粘土是属于与煤层共生的焦宝石类原料,al2o3含量高,煅烧白度高。除此之外,萧县还有少量的软质粘土,陶瓷生产配方系统中所需要的其他原料也基本可以在萧县及周边地区得以解决。 此外,在萧县方圆100公里范围内,有大大小小的煤矿几十座,煤种齐全,品质优良,含硫量低,磷、砷、氯等有害元素含量少,可满足环保对洁净煤的要求,并可对设备减少腐蚀,延长使用寿命。丰富的电力资源和天然气资源也为萧县发展陶瓷产业提供了重要的保证。萧县的电力供应属于华东电网,境内有220千伏变电所1座,11万伏变电所5座,35千伏变电所18座。目前正在计划新建220千伏变电所2座、110千伏变电所2座。 在国家西气东输工程中,输气管道途经毗邻萧县的淮北市,而萧县城市用气管网工程正在建设。不久,入驻的陶瓷企业可以实现大规模使用天然气,在改善当地的能源结构,也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长期以来,萧县煤炭、非金属矿采选和制品业相对发达,矿山采掘行业的技术人员也很充实,加之在全县的140万人口中,精壮劳动力在80万人以上,这些也都为萧县发展建筑陶瓷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保证。 一位江西企业家的选择 “萧县的综合条件最好,在这里投资设厂,只要有好的产品,就不用担心没有销售,不愁市场需求。”萧县得天独厚的条件,吸引了许多国内陶瓷企业前来投资建厂。目前,位于萧县经济开发区内的陶瓷工业园区已经有正冠陶瓷、龙津陶瓷、华凯瓦业、新锦丰集团、福建万兴等大型企业入驻,总投资达到了30多亿元,已经签订协议建设的陶瓷生产线60多条。已经建成投产的生产线2条,在建生产线5条。 在萧县发展建筑陶瓷产业的道路上,由香港正德投资贸易有限公司和广东湛江中冠陶瓷实业公司投资建设的安徽正冠建筑陶瓷有限公司的入驻,标志着萧县的陶瓷产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家陶瓷企业于去年10月入驻萧县陶瓷工业园,规划建设30条生产线,占地面积2600多亩,总投资超过了20亿元。如此大手笔,在行业内并不多见,也引起了陶瓷业界的多方关注。 在这之前,正冠陶瓷的掌舵人钟厚文曾担任过新中源江西富利高陶瓷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及多家大型陶瓷企业的高管,有着10几年的从业经验,对国内的建陶产区都非常熟悉。而在选择萧县之前,钟厚文曾花了近3年的时间在全国各地的陶瓷产区考察,均未确定投资意向。在谈到投资萧县陶瓷产业园的决定时,钟厚文给出的答案是:萧县的综合条件最好,在这里投资设厂,只要有好的产品,就不用担心没有销售,不怕赚不到钱。 在钟厚文所说的“综合条件”里面,除了上述的萧县具备了丰富的原材料资源、煤炭资源等陶瓷企业投资建厂的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之外,吸引他的还有几个重要的因素。 萧县地处面积17.8万平方公里、人口1.2亿的淮海经济区腹地,目前,仅广东陶瓷企业在这个区域内设立的经销商已接近1000家,每年的陶瓷墙地砖销售总额超过了30亿元。如果广东陶瓷产品达到这些地区的平均运费按3%计算,在萧县设厂生产,每年仅节省运费就可以多获得8000万元以上的纯利润。同时,萧县东邻江苏徐州市25公里,素有徐州的西大门之称,南距淮北29公里,西距河南商丘市150公里,北距山东济宁130公里,县城距合肥、南京、济南、郑州4省会均为3小时路程,徐州码头25公里,连云港出海口260公里。距徐州观音机场38公里,陇海、徐埠铁路纵横穿境而过,连霍、合徐高速公路于县境内交汇,310、311国道,301、101、202省道与县乡道路交织成网,已形成承东启西,南引北联的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凭着“四省通衢”的区位优势,萧县在淮海经济圈中占尽了天时、地利。 “在这里投资设厂,产品可以辐射到600公里的范围之外,足以覆盖中原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而目前这两个大经济圈的经济总量占了全国经济总量的50%以上,可以想象市场蛋糕有多大。”钟厚文分析说,距萧县600公里以内、人口500万以上的中心城市有14座, 300公里范围以内的有6座。600公里范围内、人口超过100万的地级城市有76座,300公里范围以内的城市有32座。人口密集,市场空间巨大。 此外,当地政府在发展陶瓷产业方面投入的力度及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也是吸引钟厚文等陶瓷企业老板入驻的另一重要因素。 正冠陶瓷已经被列入安徽省的“861”行动计划,目前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和窑炉调试。首期投资3个多亿的4条生产线预计在今年10月份建成投产,第二期6条生产线明年下半年建成投产。预计到2013年左右,30条生产线将全部建成投产。 全部建成投产后的正冠陶瓷,将是中部地区最大的集抛光、仿古、瓷片、内墙、外墙生产一体化的陶瓷企业,预计年销售额将会突破60个亿,上缴地方政府财税收入4—5个亿,围绕整个企业的日常生产、采矿、物流、服务等配套设施,可以解决5万人以上的就业务工问题。 升级为省级陶瓷产业园 今年,萧县完成了一次华丽的升级。安徽省委、省政府批准在萧县建设安徽省陶瓷产业园,“萧县陶瓷”迎来了一次追赶型、跨越式的发展。 从2008年提出发展建筑陶瓷产业的设想到今年大规模地发展建设,萧县投入的力度一次比一次大。陶瓷,已经成为推动萧县经济发展的一股激流。“今年是我们萧县的项目建设推荐年,大大小小的项目共有700多个,其中工业项目有128个。在所有的项目当中,建筑陶瓷是我们最重要的发展项目,我们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今年将举全县之力,大力发展建筑陶瓷产业。”7月15日,萧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朱新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萧县将以非常办法、非常措施、非常力度、非常速度,举全县之力发展建筑陶瓷产业,推进陶瓷工业园的建设。 在谈到具体政策扶持的时候,朱新奇透露,政府除了做到“三通一平”,还专门划出资金对企业进行土地补偿。此外,还专门成立了陶瓷管理委员会,由县委书记任第一主任,县长任主任,县委、县政府及县人大、县政协的其他有关负责人任副主任,其他职能部门的一把手任管委会的成员,这样就从领导的这个层面把发展陶瓷产业放到了最高的位置。 同时,在成立萧县陶瓷管理委员会的基础上,又成立了两个机构:对外成立了萧县陶瓷发展公司,协助政府统一管理和规划萧县陶瓷产业发展的相关事宜。对内专门设立了一个行政机构萧县陶瓷发展局,专门管理、服务陶瓷企业和协调企业与地方的关系。 “从经济上来说,我们在县域经济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划出了专门资金注册萧县陶瓷发展公司,注册资金达到了5000万,并且这5000万是初步的,根据发展需要,估计至少要注册一个亿的资金。另外,像矿产资源、其它与陶瓷相关的配套资源等有形的资源,这些都是划到陶瓷发展公司下面的。”朱新奇表示,在发展陶瓷产业方面,萧县政府独辟蹊跷,通过将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相互对接,保证陶瓷产业的做好、做强、做大。在发展陶瓷产业的道路上,萧县迈出的步伐还不仅如此,并且完成了一次华丽的升级。 据记者了解,近期,萧县已经编制完成了《安徽省萧县陶瓷产业发展战略思路》,安徽省委、省政府批准在萧县原有的陶瓷工业园的基础上建设安徽省陶瓷产业园,并且将安徽省陶瓷产业园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示范项目进行扶持,享受皖发【2010】10号文件中的优惠政策。 新的园区坐落在连霍与合徐高速交汇处,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生产区7平方公里,物流区及批发市场3平方公里。据朱新奇介绍,从县级陶瓷工业园升级到省级陶瓷产业园,这是一个质的提升和飞跃。其重大意义在于彰显政府的决心和力度,扩大陶瓷产业园的影响力,获得上级更多的财政、政策方面的支持。 朱新奇介绍说,完成华丽升级后的安徽省陶瓷产业园,将立足于萧县陶瓷矿产资源的区域分布,以萧县经济开发区为依托,以县城综合功能平台为支撑,整合优化全县陶瓷生产资源和要素。 根据萧县政府的规划,未来的5年内,安徽省陶瓷产业园规模将扩大到占地面积10000以上,建设100—150条建筑陶瓷生产线,有30—40家陶瓷生产企业入驻园区,实现关联产业总产值700—800亿元,将安徽省陶瓷产业园建设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10年后,陶瓷产业园规模扩大到占地面积14000亩以上,建设150—200条建筑陶瓷生产线,有50家以上陶瓷生产企业入驻园区,实现关联产业总产值1000亿元,建设成安徽省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中国中部大型陶瓷生产基地。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萧县陶瓷”迎来了一次追赶型、跨越式的发展。一个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省级陶瓷产业园已经显现。朱新奇说,随着政府招商力度地不断加大,进驻园区的陶瓷企业将会越来越多,随之也将聚集更多的配套企业。到那时,陶瓷产业园的规模和气势将更加壮观。 不过,万里长征才迈出了第一步。招商、规划、人才培养、配套设施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大量的前期工作是摆在萧县人面前的首要问题。“今年将是萧县陶瓷产业发展的关键年,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实施、落实、贯彻。我们除了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外,今年我们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继续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的大企业、知名企业来萧县投资合作,把萧县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科研实力雄厚、装备工业先进、销售网络健全的‘安徽瓷城’。”朱新奇说道。 金尚骏陶瓷落户湖北通城本报讯6月9日上午,湖北咸宁市通城县陶瓷工业园彩旗飘扬,礼炮齐鸣,人声鼎沸,好一片欢乐景象。上午10时8分,这里隆重举行了湖北杭瑞陶瓷有限公司奠基仪式活动。通城县委书记 >> |